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代表之声)

来源:太阳集团欢迎您 作者:夏玲审核:段溢波发布时间:2021-05-07 14:45 浏览次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06日 第 18 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董事长窦贤康: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升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

  一是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和基础学科,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固本培元。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基础团队建设,为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厚实根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催生原创性研究成果。二是更加重视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第一资源。锚定学科前沿,为科研工作者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加重视评价机制改革,鼓励自由探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三是更加重视原始创新活动,为增强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战略力量支撑。要通过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布局和建设,有效产出颠覆性技术,实现弯道超越,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支持优秀科研工作者亲自参与教学工作,深入科技一线指导,培养新生科技力量。

  (本报记者 丁雅诵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董事长吕建: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能够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二是直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难点与堵点问题,创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新模式、新体系与新机制,突出适应学习、个性成长、多元发展的因材施教,强化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以德导航的关联融通,实现知识体系、思维体系、创造体系、知行体系的协调统一,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从“教学到教育、模式到体系、知识到能力、做事到做人”的转变。三是以高水平学科生态为基础,实现专业体系的相互通达、教学科研的相辅相成、学科体系的交叉融合、教书育人的师生相长、五育并举的全面落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记者 姚雪青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大学董事长孙其信:

  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

  学科是承担大学功能的重要载体、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支撑大学创新发展的平台基础。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国高校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多措并举推进一流团队建设,继续发挥在高端人才培养、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基础前沿探索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是打造新型学科生态体系。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引领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的创新领域,突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优势特色突出、互动支撑显著、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二是加强急需领域团队建设。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加快布局一批新学科。三是坚持学科特色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扭转“千校一面”局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本报记者 赵婀娜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董事长刘益春:

  建设高水平团队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团队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建设高水平团队队伍,需要把握关键、深化改革、强化引导,营造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

  一是要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加强高线引领,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引导教师成为大先生,做员工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严格底线要求,建立健全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使教师知敬畏、存戒惧。二是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突出创新创造的鲜明导向。引导教师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将课程教学过程转化为科学探究过程、知识生成过程和价值塑造过程,注重由知识形态向问题形态、方法形态、教育形态的有效转化。三是要科学评价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指标。关注教师长远发展,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大胆创新、持续研究,重视教师成长性评价,探索人才长周期评价。